01、PLM在工業4.0中的作用
1) PLM支撐個性化定制
支撐個性化定制是工業4.0的特征之一。在工業4.0時代,個性化定制不像現在買汽車,只有顏色、型號等非常有限的選項,而是涉及到關鍵零件,如發動機。選零件本質上已經是一種設計了。用戶不是設計師,而設計是個專業性很強的活。要解決這個矛盾,就要用軟件來支撐。這個軟件就是PLM。PLM提供合適的部件,能保證用戶所選的部件能與其他部件一起正常運轉,且保證產品質量。從這種意義上說,PLM就像傻瓜相機:自動對焦、自動調光圈,讓普通人也能照出近乎專業的照片。
2) PLM支撐智能生產
生產過程的智能化,有賴于智能工廠和智能產品。其中,智能產品就是依靠PLM開發出來的:一部分由研發人員設計,另外一部分由用戶自行設計。設計軟件的基礎都是PLM。在工業4.0的工廠中,智能產品就是一個CPS。這個CPS的虛擬部分,首先是由PLM設計出來的,然后再經過ERP將其與生產計劃和具體部件掛鉤,以便在工業4.0的工廠中由新一代的MES智能化地生產出來。
3) PLM支撐個性化服務
個性化定制的產品交付用戶以后,會面臨服務的難題:零件是個性化定制的,維修人員可能都搞不清設備具體用的是哪個型號的零件。如何有效地進行服務呢?個性化服務仍然需要個性化定制時的信息,而這個信息就是由PLM管理的。于是,對一個特定的產品來說,在設計之初的PLM是設計圖;生產的時候PLM是工藝方法;使用的時候PLM就是說明書,維修維護的時候PLM就是病歷卡。這樣就可以更加精準有效地服務了。
02、PLM對制造型企業轉型的作用
如果說工業4.0是個漫長的發展過程,制造企業的轉型則是企業面臨的現實壓力。制造企業轉型的方向無非有兩個:一個是研發、一個是服務。也就是“微笑曲線”的兩端。
PLM對這兩個方向的轉型,都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。PLM為什么能支撐企業轉型呢?把研發和服務看成一種生產過程,就容易明白了。傳統產業主要生產實物,現代產業的競爭力則是生產‘知識產品’:設計圖、工藝方法、軟件等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,實物產品的生產經歷了從手工勞動到工業化大生產的轉變。同樣的道理,‘知識產品’的生產同樣也要提高效率?,F代化工業大生產是從流水線的發明開始的:也就是所謂的工業2.0。流水線生產之所以能提高效率,是因為壓縮了不必要的勞動(如工人更換工具、來回走動)。每個人只做一件事。要做到這一點,必須很多人協作完成。而要協作完成,每個工序的操作必須標準化。
PLM的道理也是一樣的:要提高‘知識產品’的生產效率,必須降低一切不必要的設計和創新。具體地說,就是要盡可能地采用已有的部件、知識和方法,解決新的問題、滿足新的需求。而PLM正是用來管理這些東西的。同時,PLM還可以用在開發、生產、服務過程的協同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PLM就是用于‘知識產品’生產的ERP、MES。知識產品’的生產要跟上時代潮流,也必須與信息技術相結合、以信息技術為工具,而這個工具就是PLM。當然,要實現‘知識產品’生產的流程化,僅有信息技術還是不夠的,必須與研發體制改革配套才行